万松蓄电池官网直销 铅酸蓄电池维护各种方法回顾 1、 测量浮充电压法 浮充电压的设置对电池的寿命具有相当重要的影响。在理论上要求浮充电压产生的电流量是以补偿电池的自放电。浮充电压过高会引起电池正极腐蚀和失水,使电池容量下降,而浮充电压过低,也会使电池充电不足,引起电池落后,严重时会出现电极硫酸盐化。浮充电压的选择可以根据厂家说明书的要求而设定。 虽然测量浮充电压并及时作出调整是铅酸蓄电池日常维护的一项重要工作,但是测量浮充电压并不能找出落后单体电池。如图一所示,用万用表测出该组电池各单体的浮充电压相当平均,但放电一会儿,其中一个电池的端电压迅速降至截止电压以下,显然该电池为落后单体。 三、 铅酸蓄电池维护全面解决方案 如何对阀控式铅酸铅酸蓄电池建立起一套有效的维护管理方法,一直是广大维护人员所关心的问题。近来深圳普禄科智能检测设备有限公司推出一套铅酸蓄电池维护全面解决方案,效果良好,这里特将其推荐给广大用户,以帮助建立起一套有效的电池维护方法。 万松蓄电池SN38-12 12V38AH 直流电源电瓶 除了以上利好外,2011年1月,国家还出台了《多晶硅行业准入标准》,并于12月公布了**批符合准入标准的20家企业。这使多晶硅行业向规范、健康、有序发展迈出了重要一步。 与此同时,在这一年里,太阳能项目在全国遍地开花,国家及各地的一系列措施,也为光伏产业的健康发展铺路。在这个漫长的寒冬中,光伏行业迎来了些许暖意。 忧:光伏产业进入调整期 “2011年,太阳能产业的发展遇到了一些波折,但我不同意迎来‘寒冬’这样的说法。准确的说法应该是我国的太阳能行业进入了‘调整期’”。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副理事长孟宪淦如是说。 正如孟宪淦所说,一年来的发展,太阳能行业,有惊喜,也有失落;有收获,也有遗憾。尚显稚嫩的发展模式,在经历几年的疯狂扩张之后,弊端逐渐暴露。 以光伏上市公司三季度季报为例。2011年三季报的7家光伏上市公司平均销售毛利率为22.7649%,较2011年中报时的25.7061%环比减少11.44%,较2010年三季报时的29.5983%同比减少23.07%。某家企业甚至在年中传出了破产的消息。 投资大跃进之后的产能过剩,主要市场欧洲需求的萎缩,以及银根收紧后的资金压力,使得国内众多光伏企业在这一年陷入了经营困境。 “这样的调整是在我们的预料之中的,早晚都会来。但我们也确实没想到它会来的这么快。”孟宪淦告诉记者。 孟宪淦表示,2011年,我国的光伏总产能已高达40吉瓦,而**当年的新增总装机容量却只有20吉瓦左右,相比去年增长30%。国内的产能扩张速度已远**市场增长速度。 产能过剩,导致企业深陷生存危机。一方面是欧洲的几个主要国家政策调整,对光伏产品的需求锐减。而另一个重要原因就是,2010年光伏投资过热,大量企业盲目地投资建厂,扩充产能,上游的多晶硅价格也由此一路暴跌,将企业逼入绝境。 除此之外,过去几年,在光伏产业暴利的驱使下,许多企业疯狂扩张,一味的扩大产能,并没有掌握关键技术,产品没有核心竞争力。 万松蓄电池SN38-12 12V38AH 直流电源电瓶 2011年下半年的这场“危机”提醒着从业者,没有哪个战略性新兴产业可以在**的补贴下、在市场的瞬息万变中立于不败之地。在当今世界经济的走势之下,单纯依靠政府补贴已无力回天。这样的困境,要求光伏产业必须调整。上游产品价格的下降,对生产企业影响巨大,但却对降低光伏发电的成本、实现平价上网却是好事。 光伏上游产业生产中的污染问题,在这一年中也始终为公众所关注。2011年9月,浙江晶科能源公司的环境污染问题甚至引发了群体性事件。对于整个太阳能行业,如何避免或减少在生产过程中的污染问题,降低公众对污染的疑虑,依然是业界需要面对和解决的重要问题。 2011年10月,中国光伏组件生产商雪上加霜,来自美国几家太阳能制造企业发起一项针对中国公司的联邦贸易诉讼,指责中国太阳能企业在美国及**市场上“倾销”太阳能产品,并要求美国对从中国进口的太阳能产品征收反倾销和反补贴关税。 “双反”案的发生表明,以光伏产业为代表的新兴能源产业已经进入和美国同台竞争的阶段。未来的市场竞争将更加激烈,生存问题将来的更加残酷。 面对来自美国的“双反”调查,我国光伏企业团结一致,与有关部门及协会携手共同应对。但美国国际贸易**的初裁结果认定中国输美太阳能电池对美相关产业造成了实质性的损害。初裁结果令国内光伏界失望。也进一步明确了我们的光伏企业应加快转型的脚步。 “中国光伏产业95%的产品都是出口,如果我们的光伏企业还想继续发展,就要改变策略和方法。”*告诉记者。“原来我们的竞争力是靠廉价劳动力和资源优惠去国际市场打拼,这条路已走到头。现在要想发展就要靠核心竞争力,一味降低价格只会伤害了自己的利益。”2011年,光伏企业必须转向国内市场已经是共识,在已经开始的2012年,合理布局、扶优扶强、统筹规划,将是未来太阳能行业发展的重要原则。随着市场的开启,进一步加强配套政策的落实,明确相关技术、规范的准入标准,这也是未来发展的重要议题。 值得欣喜的是,从2012年1月1日起,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征收标准将提高一倍到8厘/千瓦时,按照这个标准,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费征收将**过380亿,电网企业采购积极性势必会增加。包括光伏发电在内的可再生能源发展将会迎来下一个机遇期。